
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以集团“四个领航”“推动数字化、绿色低碳化、智能化能力进阶”为指引,坚持“价值创造”核心理念,积极践行三个“发展新动能”,夯实六大“关键基础”,不断改善工作作风和执行力建设,重点围绕战略规划、数转项目推进、响应集团统筹、完善各项保障等关键工作,全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成效。
优化顶层设计,绘制清晰蓝图指引方向。数字化现状分析与业务梳理。对公司整体及各业务部门进行数字化能力成熟度评估,依托《数字化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从制造和智能两个维度出发,对公司的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成熟度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估;对公司所有部门/工区和公司领导层关于数字化现状及能力需求调研,为数字化项目规划夯实基础;对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梳理,标识和梳理了流程中的冗余和瓶颈问题,用数字技术重构业务流程和场景,提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未来业务架构设想。
顶层规划与蓝图设计。一是确定战略定位,以集团和重工数字化战略为导向,确定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建设全联接的数字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塑造行业典范”的企业愿景,确定了“1个目标、2大重心、4大策略、5大效果”总体策略;二是擘画架构蓝图,基于战略目标蓝图和业务架构,明确2大主线业务架构和11大支撑业务架构,并规划85个应用功能模块,聚合成15+1+1个系统项目;三是指明路径方向,从价值和风险两大纬度对所有系统建设项目规划3年实施计划。
细化项目实施,将落地策略化为具体行动。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将顶层设计的理念实战化为切实可行的成果,并在今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的数转规划拼图已经有了第一批的雏形:
综合能源智慧管理平台。截至目前,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已全面完成综合能源智智慧管理平台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实现对多种能源的自动实时检测,完成能源优化调度与管理,实现能源管理数据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综合能源智慧管理平台已实现三气动力管网(氧气、天然气、CO2)智能管控、实现基于各部门、车间、码头和设备级的能源计量、实时监测和数据统计,日常监控各部门用能预算达标情况,满足各用能单元的成本精准分摊要求。经数据比对分析,仅空压站和空气管网远程监测和智能管控一项,年节约电费可达1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厂区智慧物流仓储系统。为根本性扭转船舶修造行业吊驳运任务变化多、时效要求高、厂区狭长等特点导致的厂区吊驳运效率低等问题,为提高设备运转效率,更好满足船舶修造项目的物流资源需求,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启动了厂区智慧物流仓储系统项目建设。该项目从建立吊运、驳运两大物流任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出发,建立物流资源线上实时申请、线上实时协调机制,利用算法智能调度物流资源,实现多资源高效协同。项目启动至今,已完成吊驳运申请、冲突协调、排程、场地管理和电子地图等功能的三次迭代开发和演示汇报,正进行上线前准备,系统上线后能提升整体物流作业效率20%以上。
数据分析研究与应用系统。该系统专注于增强数据分析能力,目的为实现各个专业系统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实时展现公司运营的多维度数据。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第一阶段五个主题域的需求调研和蓝图共识,完成综合、生产、人事、财务、供应链等5个主题合计78张展示页面的设计和指标数据梳理工作。
该系统上线后将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数据抓取与分析展示平台,实现一屏总览企业经营生产主要情况的目标,大大减少系统内数据采样和分析工作量,减少无源系统数据的传递过程,为展厅展会、领导参观、日常分析会议提供便捷的运营展示,提高各类交流沟通效率,提升企业数字化、现代化形象。
生产劳动力资源系统。为持续规范员工尤其是外包人员入职入厂的材料审批、培训考试、体检、合同签署等流程,改善外包员工入厂体验,以适应企业外包员工流动率高的特点,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启动了生产劳动力资源系统项目建设。该系统采用移动端自助申报、逐级审核的方式,并集成了入职流程中的培训、体检等数据抓取,以数字化的方式提高员工入职效率。目前,系统已完成员工入职、门禁系统集成等一阶段的开发测试工作,并将于近期上线试运行。
系统上线后能彻底扭转大量的外包员工线下排队办证的局面,实现信息自助申报,线上审核,数据自动抓取和匹配归档。经初步测算,通过生产劳动力资源系统的应用,人员入职效率能提升80%左右,年节约人工费用和各类耗材成本100余万元。
宿舍管理系统。本系统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宿舍的资源使用效率和物业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体现人文关怀。
通过软件系统应用,公司的宿舍管理将不再依赖传统的手工填报和统计,预计能提高宿舍管理工作效率约50%;同时通过对宿舍资源的合理及时调配,减少宿舍资源空置率,降低多占、长占几率,提高宿舍利用效率,节约宿舍空置成本。
宿舍管理系统。本系统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宿舍的资源使用效率和物业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体现人文关怀。
通过软件系统应用,公司的宿舍管理将不再依赖传统的手工填报和统计,预计能提高宿舍管理工作效率约50%;同时通过对宿舍资源的合理及时调配,减少宿舍资源空置率,降低多占、长占几率,提高宿舍利用效率,节约宿舍空置成本。
响应重工统筹,落实集团统建系统搭建。合同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是以上海中远海运重工需求为蓝本和试点,重工统建的数字化信息系统,旨在通过打通从立项、合同审核、文本分析比对、电子签章、变更管理、执行跟踪等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的管理系统。该项目已于第三季度上线,运行效果良好。该系统将原本合同送审及签署过程由线下纸质办理、找人签字转为全流程线上化、移动端办理。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全年合同处理量约2000余份,合计每年降本30余万元。
物资管理系统。配合重工构建物资管理系统二期,通过二维码、OCR识别等技术,能够有效的对进出库信息进行准确无误的扫码发料、入库,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库管员接到领料单后,可以同步扫码出库,发放实物,不用再登录SAP系统做发货操作,扫码发料的信息自动关联到SAP系统。应用二维码扫码发料后,跟出库单号进行对应,如数据不符合,手机终端会自动显示及报警提示,确保所发货品的准确性。系统自动保存相应数据上传回仓库二维码管理系统,方便查询。仓库可实时进行库存盘点。扫码货架上的材料标识卡,可实时核查库存数量进行清点,不用再事先打印好盘点清单,可随时盘点。通过二维码扫码功能,增加出库准确率,降低劳动力,提高办公效率,实现货物的可追溯性。
兼顾短缺需求,深化CIIP的应用和开发。深化CIIP的应用和开发,2023年在前期以数字化应用平台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类功能外,完成用餐申请;印信、授权书、证照使用申请、涂装加油记录申报、点工申请、劳动合同需求、项目成本调整、预算申请等共计10余项线上审批应用流程的开发工作。
强化全面保障,确保项目高效运作
推动组织变革。公司层面,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成立了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工作委员会;部门层面,优化企划部部门职能,成立了数智化推进室和网安运维室,促进数转工作高效执行。
搭建数转团队。通过内部挖潜与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团队搭建。
加强人才培育。提升团队数字化能力,开展数字化项目规划和实施管理能力培训。
完善制度保障。完善数字化决策和推进机制,确立月度数字化转型专题会议制度。
2024年是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随着规划“拼图”的逐渐完善,一幅幅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数字化转型的大幕正缓缓开启,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数字化转型将紧紧围绕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数字化中台建设和项目建设、强化网络基础设施与安全防护、打造三大数字化能力、全方位保障数字化转型基础等条线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全力保障“打造全联接的数字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塑造行业典范”数字化转型目标实现。(王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