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6 月 28 日,大连迪施/市一万度力电缆敷设船电缆转盘设备建造项目第一盘装船发运。标志着世界级电缆敷设设备项目,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以“三高一融”党建理念为引领,圆满实现技术攻坚目标并取得项目交付第一战役胜利,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再添亮丽名片。 支部建在链上,构筑攻坚战斗堡垒 作为比利时 Jan De Nul Group 风电安装船配套项目,该电缆转盘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电缆敷设设备,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极高。2024年2月项目承接之初,公司党总支即遵循“支部建在链上”原则,抽调生产、经营、综合管理等党支部骨干党员,组建JDN项目临时党支部,形成总工程师葛文华、生产总监范勇、工程技术骨干李云杰等党员同志和项目经理沈江龙等为核心的10人项目团队。临时党支部以“团队建设高质量、党建党务高目标、党员个人高素质”为要求,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攻坚优势,在技术攻关、生产调度、质量管控等关键环节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实现“关键技术有党员攻关、关键工序有党员盯守、关键节点有党员推进”的全流程党建覆盖。 政治引领铸魂,思想领航凝聚合力 项目党支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组织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项目”活动,通过警示教育、廉洁承诺等形式筑牢思想防线。在钢板切割、总组装配等关键阶段,党支部开展“党建+安全”“党建+质量”主题活动,党员带头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推动形成“党政协同、党群合力”的攻坚氛围。项目团队以理论学习滋养初心,以纪律规矩规范行为,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技术先行破局,党员攻坚彰显担当 面对设备结构复杂、回转传动精度要求高、现场机加工内容多等技术难点,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技术攻坚小组”。党员骨干带头拆解船东图纸,开展技术研讨超200场次,制定详细制造方案。在生产设计阶段,党员团队克服人少量大困难,连续60天加班加点,提前完成钢材批次清单、切割图及装配图等技术文件,确保2024年5月16日如期举行开板仪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党员技术骨干创新采用“分段预制、精准搭载”工艺,攻克CC(直径29.75米、重355.9吨)与DC(直径34.96米、重483.5吨)转盘结构制造难题,关键部件加工精度控制在0.5毫米以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精益管理增效,党建融合赋能发展 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建+精益管理”模式,建立“党员成本管控责任区”,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与原材料采购询比价机制。通过优化流程、精准控制,项目材料成本较预算降低10%,所有费用均控制在方案计划内。在协同管理方面,党支部整合生产、经营、法险、安全等多部门资源,建立“每日碰头、每周例会、每月总结”的闭环管理机制,累计召开协调会87次,解决技术、生产、物流等问题136项。党员干部在船东交流、现场管理、安全检查等环节发挥先锋作用,推动项目按节点完成四批次交付,确保船东母船建造按时吊装设备,目前已送交第一批120套滚轮、装船发运第一个电缆盘。根据船东母船建造进度,预计第一船甲板部340套滚轮(制作加工接近尾声)7月底前后发货、两个电缆盘(开始搭载)8月底前后发货。 党建硕果盈枝,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项目实施过程中,临时党支部实现“五个一”党建融合目标:选树企业先进2人,提拔管理干部1人,轮岗至智改数转岗位1人,形成一套可复制的EPC项目党建管理经验,推动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升。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公司不仅实现项目预期毛利率,更培养了一支具备国际一流装备制造能力的团队,为拓展海洋工程关键装备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第一盘的圆满交付,是大连迪施市一万度力落实“党建融合发展”要求的生动实践,更是国有企业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力诠释。站在新的起点,公司将继续秉持“党建领航、匠心筑梦”理念,以“三高一融”为指引,持续提升EPC总承包能力,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庞盛栋 文/摄) |